2025年4月,美国对华关税提升至145%的政策,给中国制冷产品出口带来剧烈冲击。这一政策不仅推高了企业运营成本,更倒逼行业加速转型,全球制冷产业格局正经历深度重构。
关税成本激增,供应链承压显著。关税增加后,企业出口成本增加。若价格不变,利润将被大幅压缩;若提价,则面临美国市场竞争力骤降的风险。同时,部分零部件依赖进口的现状,进一步加剧了供应链适配难度。
全球市场格局加速调整。美国市场份额萎缩迫使中国制冷企业转向新兴市场,但欧盟、东南亚等地区对环保、能效的严苛标准,要求企业投入更多资源进行技术升级。
产业升级与产业链重构并行。面对压力,中国制冷产品企业正通过三大路径突围:一是能效革命,依托数字化技术突破传统能效瓶颈;二是环保技术迭代,规模化应用低GWP制冷剂;三是智能生态构建,通过5G物联技术实现设备智能化。此外,部分企业已启动海外建厂计划,以东南亚为试点优化全球供应链布局。
此次关税风暴虽带来短期阵痛,却成为中国制冷产品从“制造输出”向“技术输出”转型的催化剂。未来,中国制冷产品行业需要积极应对,通过技术创新、市场拓展以及产业链优化等多种手段,在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中实现突围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