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m
创始团队


郭乐义
于 2017 年 3 月 29 日成立了义鼎天环保集团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碳减排、碳转化、碳捕捉、碳封存技术研发,生物质成型燃料销售,生物质能技术服务等多项环保相关业务。 微评作为80后创业者,郭乐义正以他独特的眼光和格局,带领义鼎天团队向着“30 60”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努力前进! 2015年在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市场部负责人,经手开发出CCER并成功交易156万吨。林业碳汇、甲烷减排、风电、光伏、垃圾发电、生物质发电等。 秉承真诚合作、团结奋进、共创未来、合作共赢的理念,是创始人的坚持,也是义鼎天集团狼性团队共同的创业原则。


许森
军事战略专家、党史军史专家,国防大学教授,海军大校。先后担任国防大学军队建设与军队政治工作教研部教授、国防大学宣传部副部长、国防大学科研部编研部部长、国防大学国际防务学院副院长等职务。 先后担任国家民委“一带一路”人文与人才研究中心专家、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军事历史分会副秘书长全军网络舆情引导专家,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全军政工网、中国军网等特约评论员。牵头负责 16 集大型电视文献片《向前向前向前》的创作工作,担任总撰稿与总编导。


樊彦国
樊彦国,博士、教授,现任国家一流专业带头人,同时担任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负责人,亦是山东海岸工程学会与青岛市海岸工程学会理事,曾获评山东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校级教学名师。 在科研领域,樊彦国教授主要聚焦林业碳汇、海洋环境遥感、生态环境评价、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等方向的应用研究。科研项目主持经验丰富,先后牵头承担 10 余项纵向项目,涵盖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山东省科技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等;在横向课题方面,主持完成青岛市政府十大工程中的三项重点课题,具体包括:(1)青岛市世园会植物馆玻璃幕墙工程三维激光建模项目;(2)青岛地铁十三号线一、二期(线路总长 70 公里)土地复垦规划方案设计项目;(3)青岛新机场(胶东机场)土壤耕作层剥覆方案设计项目。科研成果丰硕,累计发表学术论文 13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 30 余篇,获省部级奖励 5 项,出版专著 1 部、教材 3 部。 教学工作中,樊彦国教授主讲《地图和地理信息多尺度表达与综合》《地理信息自动综合原理与方法》《现代地图学》《数字地形测量学 2-1》《工程测量学》《测绘法律法规与项目管理》《工程概论》等课程,至今已指导硕士研究生 110 人,为相关领域人才培养作出重要贡献。


黄锦鹏
现任湖北经济学院碳排放权交易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同时兼任武汉大学气候变化与能源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主持及参与双碳领域国家级、省部级课题20余项,参编专著6部,在《Nature Climate Change》《Applied Energy》(均为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光明日报》(理论版)等国内外权威平台发表论文 20 多篇。 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中国计量测试学会测量与核算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世界经济学会副秘书长、湖北省电机工程学会电力 “双碳” 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碳市场能力建设培训专家、湖北 “双碳” 化工智库专家、鄂尔多斯市碳中和研究院专家。


古立然
任广东省科学院认证有限公司总经理,凭借在低碳环保、新能源领域的卓越建树,成为行业内的领军人物。其学术背景扎实,毕业于澳大利亚阿莱德大学,获环境研究硕士学位,兼任广东省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环保与新能源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理事、担任广东省低碳产业技术协会高级顾问、兼任中山大学地环学院特邀研究员,同时,还是联合国认可温室气体审定核查员,参与国际碳市场的关键审定核查工作,在全球低碳治理体系中贡献专业力量。 对低碳环保、新能源领域的政策走向及市场动态极为熟悉,主持过北京市、广东省、广西自治区、河南省、深圳市等多地区的碳核查项目,项目覆盖领域广泛,涵盖可再生能源、交通运输、废物处理、林业化工、农业、金属加工、水泥、石化、食品、电子产品等。主持开发新能源、垃圾处理、交通运输、林业、农业等低碳减排项目,累计减排量超过千万吨。人才培养方面,已培训学员过百人。


余林
中共党员,博士,研究员,于 2005 年从江西农业大学林学专业毕业,随后继续深造,分别于 2008 年和 2011 年获得江西农业大学森林培育专业农学硕士学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培育专业农学士学位。目前,他担任江西省林业科学院竹类研究所所长、林业碳汇研究中心主任等多个重要职务,同时还兼任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委员、江西省竹类科技特派团团长等,在竹林研究、碳汇研究、支部建设、生态观测等多个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主要研究方向为森林资源培育和生态,科研实力强劲。作为项目主持人或技术骨干,完成了国家 “十二五” 科技支撑项目子专题等 20 余项课题。发表论文 70 余篇,参与编写学术专著 4 部,凭借出色的研究成果,荣获梁希林业科技进步二等奖 4 项及多项论文奖。此外,他还积极投身技术推广,于 2021 年获省级科技特派员通报表扬,且多次被评为江西省林科院 “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科研工作者的责任担当。


张强
担任中磁数科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同时是武汉理工大学双磷研究院特聘专家、深圳赛湖资本联合创始人,还曾担任前世界 500 强跨国公司中国区运营总监。 长期专注于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实践活动,以及可持续发展投资的研究。拥有近 20 年为跨国企业及上市公司提供可持续发展及绿色创新规划和指导的经验,成功助力跨国公司实现海外绿色融资超 30 亿美金。在碳排放交易领域成绩斐然,参与深圳试点市场及全国排放权交易减排量交易,交易规模累计近亿元人民币。还组织和领导了全国市场首年部分控排企业的盘查、交易等活动,能为规模以上集团型企业提供排放治理顶层设计,也可为投行、基金公司提供碳排放政策、趋势及投资机会的分析与指导。


贾全全
2012 年 9 月至 2019 年 7 月,在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培育学科攻读博士学位,获北京林业大学森林经理学博士学位。现为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林业碳汇科技创新团队副研究员。要从事森林增汇技术、碳汇计量与监测、碳汇产品价值管理等方面的科研与技术推广工作。 负责江西省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领域),指导江西省武宁县、崇义县、兴国县开展县域范围内的 “乡村碳非林碳” 和 “油茶林” 项目开发与交易。先后主参与国家、林业、省级等科研项目 32 项,参与制定国家林业行业标准和江西省地方标准 15 项,参与选育植物新品种 2 个,审(认)定省级良种 4 个,授权发明专利 4 项,参编论著 1 部,发表学术论文 33 篇。获得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三等奖、生态科普作品大赛三等奖、全国自然教育文创产品设计大赛优秀奖各 1 项。


王汉峰
王汉峰是一位资深的专家型媒体工作者,在新闻领域有着 30 余年的丰富经历,在 “双碳经济” 报道等方面成果显著。曾在《青岛晚报》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目前担任中国网新山东青岛中心负责人,同时还兼任中广中文网山东区域总监。关注 “双碳经济” 领域,深入研究中国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政策实施、产业转型及绿色发展情况。通过媒体平台积极传播绿色低碳理念,推动公众对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认知,还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相关宣传支持,助力 “双碳” 目标实现。 政治面貌为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同时还是青岛市北区作家协会新媒体主任、青岛恒愿学院媒体顾问、青岛市市南区新阶层会员、青岛市民建市委会宣传委员、青岛市医疗卫生系统监督员和体验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农业银行作家协会会员,山东金融作家协会理事。


卢国志
参与嘉汉集团柬埔寨项目调查工作,负责上海禾阳公司与新西兰林业专家的对接工作,聚焦森林精细化管理及资源调研领域,搭建跨国专业交流桥梁,导长城(缅甸)集团林业公司改制工作,牵头建立规范化管理体系,覆盖组织架构优化、业务流程梳理、管理制度完善等关键模块,拥有大型民营企业、大型外资企业任职经历,且具备海外工作经验,熟悉不同类型企业的运营模式与管理逻辑,能快速适配各类业务场景。拥有大型民营企业、大型外资企业任职经历,且具备海外工作经验,熟悉不同类型企业的运营模式与管理逻辑,能快速适配各类业务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