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bon neutrality
产品碳中和
产品碳中和是指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从原材料获取、生产制造、运输仓储、使用到废弃处理的全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通过减排措施降低后,剩余排放量被碳抵消机制完全中和,实现“净零排放”的状态。
多国已出台碳关税(如欧盟CBAM)、碳标签制度,产品碳中和可帮助企业规避贸易壁垒。

选择核算标准:参考国际通用标准,如:
《GHG Protocol 产品标准》(全球应用最广,明确Scope1/2/3核算规则);
ISO 14067《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与沟通规范》;国内标准:《碳中和产品评价规范》(T/CECA-G 0176-2022)。
实施步骤
产品全生命周期覆盖
需提交全生命周期核算报告,包含产品从“摇篮到坟墓”的所有环节(而非单一生产环节)。
减排+抵消”结合
优先通过技术或管理手段减排,剩余排放再通过碳抵消机制中和,而非直接依赖抵消。
认证与声明
完成减排与抵消后,可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验证,(如中国《碳中和产品认证规则》),获得“碳中和产品”认证,增强可信度。
信息披露
通过碳标签、产品说明书或企业ESG报告公开碳中和过程(如排放数据、减排措施、抵消项目),接受市场监督。
产品碳中和的核心逻辑是“先减后抵”:通过全生命周期核算明确排放来源,优先用技术/管理手段减排,最后用合规碳抵消中和剩余排放,实现“净零”目标。其成功依赖于产业链协同、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
相关案例
其他案例